农村女儿应赡养老人吗?多子女怎样赡养老人方案(2)

2017-02-20 16:20标签:农村女儿应赡养老人吗,多子女怎样赡养老人来源:西西女人网

多子女怎样赡养老人方案

农村女儿应赡养老人吗?多子女怎样赡养老人方案

  以同理心和感谢开启手足对话

  在确认妈妈的失能状况,搜寻地理信息系统、研究可利用资源后,再跟哥哥、嫂嫂与其他手足开启对话。

  这样做能让哥哥了解,你不是只来插一句话,或来帮他做决定,而是也在认真思考、努力寻求外部资源,跟他一起面对问题,我觉得这样的共同感很重要。

  另一方面,也让其他兄弟姐妹看到妈妈的实际状况,了解什么安排或医疗照护较妥当,不会一厢情愿认定该继续住在哥哥家,而忽视妈妈在健康方面最新的变化,或哥哥、嫂嫂已无法负荷的事实。

  看得出来你的出发点是爱妈妈,也同情哥哥、嫂嫂,理解他们照顾的辛劳。 建议面对面沟通时展现更多同理心,像说道:「谢谢哥哥、嫂嫂照顾妈妈这么长一段时间,辛苦了。 」让实际照顾的手足得到应有的肯定,而非理所当然。

  有了情感的肯定,再进入接下来理性的信息分享与讨论,这样的内部沟通较容易成功。

  对话过程尽量避免陷入过去家庭的纠葛,单纯聚焦在现有的照护问题。 比如某个手足会说:「妈妈过去比较疼你,你现在应该多负担一点」,把对话变成攻击手足的过程,到最后都没办法有好结果。 这也是为什么需要专业人士介入,协助家庭成员把讨论拉回主题。

  另一个让手足产生争执的来源是分工,我们常建议对话过程中,不要一直想着公平,因为每个兄弟姐妹状况不一样。 我们看到能做得比较好的家庭,都是能体谅彼此状况的手足,像经济状况,有些人能出比较多的钱,有些人不能但可出力,能体贴和同理反而比较重要,一直要求公平就会没完没了,到最后吵到感情破裂。

  如果可以,不要执着在公不公平的议题上,能做的反而是拉近对照顾质量的期待。 比如老大想给父母五星级的照顾,小弟的能力只负担得起三星级,在五星和三星之间能否有个平衡点,大家至少可以把话说出来,彼此讨论。

  从小并没有人教我们怎么做家庭里的对话,好像一开始谈事情就会吵架。 大家不习惯把话说出来,或学着听别人说话,或不知道怎么协调彼此的差异。 我们现在有家庭照顾协议的服务,就是由社工员进入家庭,协助家庭成员面对这些事,包括盘点资源、开启家庭里的对话等,所以如果自己家人做不来,有实际上的困难,可以寻求家总的服务(见注4、5)。

  亲口说爱,纾缓妈妈内心不安

  兄弟姐妹若能有初步共识,全家才能一起合作跟妈妈沟通。

  猜想妈妈的眼泪和抗拒,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不安。 现在的老人有两种,一种是不愿意麻烦子女,或许是对专业机构有较多认识与信赖,自己愿意去照护中心或赡养机构;另一种是对家庭外的资源较陌生,担心离开家门就跟孩子脱离,心里焦虑不安,所以不想有任何改变。

  从老人家的角度来看,或许就能理解她的心情。 只听到孩子说了一句「要去赡养院」,其他细节什么都没说,加上原本根深柢固的观念,妈妈心里有所排斥是可以理解的。建议从两方面着手,纾解妈妈内心的不安。

  渐进式地让妈妈接触专业服务

  像从每天几小时的居家服务开始,很多接触过居家服务的人说,受过训练的人到家里为父母服务,就是跟家人不一样,手脚动作利落轻巧,自己跟长辈都不会受伤,老人家也觉得很舒服。

  慢慢的也可以带妈妈去小区日照中心看看,从参加单一场次活动开始,逐渐增加场次时间。 有些老人家去了很喜欢,因为那里可以交朋友,许多活动都在帮助他们延缓老化。 有些人到最后变成每天都去,像去上班上课,下课下班就回家跟孩子、孙子在一起,孩子也放心,因父母白天有事情做,不会无聊。

  等妈妈慢慢熟悉外面的环境和活动后,可再邀她去24小时的住宿型机构看看。 现在许多机构的信息都公开透明,甚至可以有专业人员来家里拜访,让妈妈看到未来会跟她相处的人,提前认识熟悉。

  现在很多日照中心和赡养院愈做愈好,质量和环境都不错。 妈妈和其他手足会排斥,多半来自于不了解,所以有很多自己的想象,愈想就愈害怕。 多出去走走看看,有机会降低心中的焦虑,可以有不同的选择。

  持续跟妈妈表达爱意

  东方人不善表达情感,不会把爱说出口,对长期照顾妈妈的哥哥、嫂嫂要表示感谢,对妈妈也一样,透过言语和动作,让她感受到你们的爱。

  对老人家要慢慢说明,没办法一次就说清楚。 建议慢慢让她理解,为何这样的安排是最好的,哥哥、嫂嫂又有哪些困难或极限。 重要的是让妈妈知道,无论如何你们都一样爱她,不会舍弃她不管。

  易老而照顾的新思维

  有位瑞典长照学者曾说:「我希望儿女永远是儿女,不会变成我的护士。 我跟儿女在一起,可以一起听音乐、聊心事、做任何快乐的事,但不是让他们为我把屎把尿。 」

  这是老人观念的翻转,瑞典在1940年代前还是三代同堂的国家,后来社会有很大的转变,变成易老而照顾,也就是不是由自己亲力照顾父母,而是交由专业人士帮忙,使照护专业化,父母子女之间维持美好的家庭亲情。

  这需要思想上的解放,不然孝道好像只有一种模板,就是非得自己照顾才算尽孝,其实不然,照顾久了,有时连情感都磨损殆尽,手足之间甚至因照顾压力心生嫌隙。 有些子女很能够享受照顾父母的过程,那是很好的事;有些子女不然,或因各种因素无法兼顾,此时可寻求专业协助,让双方保有良好生活质量。

Copyright © 2015 Xixinv.CoM 黔ICP备15005900号-3

郑重声明:如果在线电子杂志或内容已经涉及到您的版权,请速与本站管理员联系,本站承诺在24小时之内删除。